2024天津年货会
TIANJINNIAN
HUOZHAN
1.26-2.4  梅江会展中心
|
年货采购?
尽在2024天津梅江年货展销会
      
  • 【新春快乐】2024第七届天津梅江年货展销会将于1月26日-2月4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汇聚全国特色年货,目前展位预订火爆进行中..... 
  • 【0票参观】年货采购?也能一站式,2024第七届天津梅江年货展销会于1月底开幕汇聚全国30000种商品,地铁6号线直达! 
年货会概括

展览时间:

2020年1月11日-1月20日

(腊月十七至腊月二十六)

展览地点:

天津梅江会展中心

展会规模:

2.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

50万+客流量


南北大变局,“双城记”能否重振天津?

 二维码
发表时间:2020-12-05 09:37

“今年北方将只剩一座TOP 10城市。”最近,中国区域经济正迎来40年来“最大变局”的说法引发广泛关注。

根据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改革开放以来,南京GDP总量首次冲进前十;天津则不幸出局,创下最低排名。

近年来,天津一直身处经济表现不断“滑坡”的窘境,如何才能真正实现爬坡过坎?

日前,《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这也是滨海新区首次以“滨城”之名出现。

具体来看,天津的目标是,“十四五”时期,“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津城”现代服务功能明显提升,“滨城”城市综合配套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化、国际化海滨城市基本建成;到2035年, “津城”、“滨城”双城格局全面形成。

图片来源:滨海新区官网

作为北方对外开放门户,天津滨海新区升格为国家级新区,已过去14年。期间,既经历了“首个GDP突破万亿元国家级新区”的风光无两,也遭遇过 “挤水”挤掉约三分之一经济总量的尴尬质疑。

在此情形下,“双城记”能否助力天津重振旗鼓?

曲折

回顾滨海新区的发展历程,令人颇为唏嘘。

早在1994年,天津就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基础上建成滨海新区。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同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滨海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第二个国家级新区。

到2009年,滨海新区GDP已占到天津一半以上,GDP增速高达23.5%;2010年,滨海新区经济总量首超浦东新区;2014年底,滨海新区获批自贸区,成为北方第一个自贸区。

图片来源:滨海新区官网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民盟中央经济委副主任冯奎曾分析指出,天津的高速增长,包括有几年达到15%甚至20%的增速,“滨海新区做了很大贡献,同时滨海新区在天津市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而背后的原因有三:

一是天津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等发展时间较早,它们都在现在的滨海新区。这些老牌功能区,带动了滨海新区经济增长。

二是本世纪以来,天津市发展一直有个发展方向,就是把化工、制造业、装备产业以及其他一些传统产业,向东转移到滨海新区。

第三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即滨海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之后,开始了大规模投资。

多方面原因助推之下,“高潮”在2016年到来。当年,滨海新区以10002.31亿元GDP成绩单,成为全国首个迈入“万亿俱乐部”的国家级新区,不仅大幅领先上海浦东新区,还被认为“创造了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的神话”。

潮水褪去的速度却令人始料未及。

2018年的日历刚翻开没几页,滨海新区“挤水分”的新闻便引发舆论热议。当时的消息显示,“在更改统计口径、挤掉水分后”,滨海新区2016年的万亿GDP,直接缩水约三分之一,调整为6654亿元。

虽然几天后,天津市统计局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天津滨海新区GDP统计口径变化的说明》一文,指出这次调整对天津全市GDP数据没有影响,因为“滨海新区与其他区县交叉重复统计的部分,在计算全市GDP数据时已经剔除”。

但几乎也是从那时起,天津“经济失速”“增长乏力”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

双城

当年对滨海新区“挤水”的分析中,统计口径调整是一大重点——以前按照注册地统计,调整后按照在地统计。也就是说,在这个地方注册、并在这个地方经营,才计入GDP。

实际上,由于较低的人力成本、特殊的招商引资政策等,滨海新区一度吸引了很多企业在当地注册,但由于综合配套、营商环境、市场容量等综合性因素,其实际经营地并不一定在滨海新区、甚至天津。

这种“分离”,不仅体现在企业注册和经营上。

与浦东新区邻近上海中心城区不同,滨海新区与天津中心城区相距数十公里,中心城区公共服务功能难以就近辐射新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职住分离。有报道指出,滨海新区与天津中心城区间,每天往返的“潮汐”人口多达35万人。

图片来源:摄图网

冯奎将这种“不平衡”,总结为滨海新区在城市功能上存在不足。其主要表现就是,产业功能强,城市功能弱;工业、制造业强,城市服务业弱。“ 以城市功能来说,它对产业功能的支撑不够,因此滨海新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这种不平衡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后,就必然会影响到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集中,也会影响到生活性服务业的集中。没有人口的大量集聚,未来也难以持续发展。”

其实,早在2009年,在《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双城”概念就首度出炉——天津正式提出“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总体战略,其中“双城”即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

可惜时至今日,有关“滨海新区繁华吗”“滨海新区发展10年依然是空城”等话题的讨论依然屡见不鲜。

上月,在滨海新区“十四五”规划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卫民建议,要实现滨海新区人口导入,“一是将滨海新区就业人口转化为常住人口;二是通过加快建设连接天津市区和新区的公共交通快捷系统,吸引中心城区人口。”

公共交通快捷系统,正是天津发展“双城”的重点之一。2012年10月,津滨轻轨全线贯通。一年后天津的《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中,多条新线路被提及。到2016年,天津再次明确表示,“十三五”期间将建设滨海新区B1、Z2、Z4三条轨道交通项目。

但直到今天,往返“双城”的潮汐上班族,仍然心心念念的是,“除了大量形形色色的班车和地铁9号线,Z1、Z2、Z3、Z4等能否早日建成”。

值得注意的是,11月27日,天津市市长廖国勋主持召开会议,审议《天津市市域(郊)铁路专项规划(2019-2035年)》。会议强调,要以实现京津、“津城”“滨城”快速通达为目标,提高滨海新区到市区和北京的通勤率,更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求变

作为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从1999年到2014年,天津经济长期保持着两位数增长。其中,2010年到2013年,天津经济增速一度连续多年排全国第一,分别高达17.4%、16.4%、13.8%、12.5%。

2015年“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被普遍认为是一道分水岭。自此,“挤水分”、环保风暴……天津狂飙突进的步伐慢了下来。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有分析指出,滨海新区存在着以往 “大进大出”、依靠重化工业,产业结构偏重等问题,在发展上遇到了很大挑战。显然,这不仅是“滨城”的问题,亦是天津的困境。

2018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就直言,“今年是天津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生死攸关的一年。”其时,天津给出的对策,一手是“破旧”——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压减粗钢产能750万吨等;一手是“立新”——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巨人转身,谈何容易。两年多过去,天津名次跌落的“惯性”似乎仍未停止。从去年年底城市GDP排名滑至全国TOP 10边缘,到今年前三季度跌出前十榜单,讨论天津“失速”的声音不绝于耳。

面向“十四五”,天津再度明确要“制造业立市”。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在天津“十四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目前,制造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已降到25%以下,并且仍然呈下降趋势。对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他表示,天津一直是我国工业重镇,又有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定位,必须发展先进制造业,保持制造业合理规模和比重。

除了“工业牌”,天津还有一张重磅的“港口牌”。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天津港一直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是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此前,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指出,天津作为北方制造业基地和老工业基地,其产业和交通优势并未充分释放出来。作为港口城市,天津必须以国际视野和颠覆性思维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以开放倒逼改革步伐,分享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改革红利。

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的意见》。其中不仅明确了其“北方国际航运枢纽”的定位,还对天津未来寄予厚望:到2025年,国际航运中心排名进入前20位;到2035年,天津港成为世界一流港口,国际航运中心排名进一步提升。

随着发展方向日益清晰,天津能否重振旗鼓,王者归来?


文章分类: 年货会新闻
分享到:
My title page contents